我谈一下经济金融改革整体设计问题。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专门提到要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确实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国内各种各样的改革需要整体配套推进,国内、国际的政策同样也需要协调进行。从我国改革历史来看,我们有过改革的整体设计和配套推进,取得较好效果,当然当时的争论也很多,经过几起几落。在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关键阶段的今天,重提改革的顶层设计问题,非常有意义,其中可能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深入考虑。
一是组织机构。我们已经有了方向性的发展蓝图,但是缺乏剧本和导演,如何具体推进并不很明确。1980年代初以后有体改委、有改革方案办、体改办,现在没有这样一个综合推动改革的研究协调机构。人民币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牵涉很多部门,,加强协调非常重要。早在十年前,钱颖一、黄海洲就提出建立金融发展委员会之类的机构,现在是否有必要设立类似的机构,综合评估、设计金融方面的重大问题,值得深入讨论。
二是改革动力。顶层设计、整体推进说起来容易,但是压力和动力在哪?有一种说法就是通过开放促改革,但是要推进经济金融开放也绝非易事。一方面我们想在国际上扩大影响力,获得与中国国力相适应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许多人对国际规则、国际组织又有相当程度的不信任、不放心,尤其西方大国要求中国承担很多责任和义务,我们就更加觉得这里面大有问题,“阴谋论”影响甚广,极端民族主义有一定市场。这会制约我们理性、客观地看待现行国际金融秩序,不敢或者不愿深入地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参与国际金融治理,通过开放促改革也不是很容易走通的一条路。中国加入WTO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案例,对推动国内改革和经济转型起了重大作用,应把它作为一个很好的案例来研究。
——2011金融四十人年会圆桌讨论二: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与转型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