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宏观经济运行检验报告单
张斌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
[ 2017-01-23 ]

宏观经济运行

  工业增速轻微回落。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比上月轻微回落0.2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汽车制造业等高技术行业同比增速分别为10.1%、8.0%、16.2%,较上月分别回落2.1、2.7、3.3个百分点。高能耗行业因环境污染限产也对工业增速造成影响,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13.1%,降幅较上月扩大了5.8个百分点。

  官方制造业PMI回落。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4,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位于近两年以来的高位。大、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均较上月回落,小型企业PMI继续位于枯荣线以下。

  固定资产投资略降,制造业投资回升。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8.1%,较1-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2%,较1-11月份增加0.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7.4%,较1-11月回落1.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9%,较增速1-11月上升0.4个百分点。

  受节日影响,消费继续上升。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9%,较上月增加0.1个百分点。因为临近春节,烟酒、服装、汽车、石油消费显著上升,拉动了本月消费。

  季调后进出口继续反弹。季调后的12月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4.0%和6.9%,出口比上月降幅收窄了0.3个百分点,进口增加了4.6个百分点。

  CPI小幅回落,PPI大涨。12月CPI同比上涨2.1%,较上月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的鲜菜价格涨幅由上月的15.8%回落至2.6%,是带动CPI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12月PPI同比上涨5.5%,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加工业价格的上涨,是带动本月PPI同比上涨的主要因素。

宏观经济运行环境

  外部经济景气程度持续提高,大宗商品价格上升。11月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为53.4,比上月增加0.1个百分点,是今年的最高值。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同比上升102.15%,较上月增加了18.1个百分点。CRB大宗商品现货价格同比上升11.96%,较上月增加了5.29个百分点。能源、钢铁、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的上升带动了中国大宗商品总指数从上月的117.5上升到本月的127.13。

  国内金融市场总体平稳,流动性有收紧趋势,信用利差回升。12月,央行货币净投放-850亿元,今年下半年以来唯一一次负值。12月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较上月分别上升32和31个基点,处于今年以来的高位。十年期AA级债券收益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来代表的信用利差回升,较上月上升41个基点至1.74%,但仍处于历史较低区间。

  M1和M2增速均降,企业债券融资拉低社融。12月, M1增速由上月的22.7%下降到21.4%,M2增速由上月的11.4%下降到11.3%。12月新增社会融资16260亿元,比上月少增2068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9943亿元,比上月多增1480亿元;新增委托贷款4011亿元,比上月多增2017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为-2048亿元,比上月减少5907亿元。

近期展望和风险提示

  周期性需求回升位于高点,未来投资和产出增速处于持续回落区间。

  CPI受前期需求上升的影响有进一步小幅上升空间;PPI可能会出现结构分化,需求面不支持价格再涨,但受到严厉产能控制的行业及其关联行业的工业品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当前汇率形成机制难解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难题,资本外流仍会阶段性冲击宏观经济稳定。

  信用利差过低,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低估,对风险溢价的修复会对债券市场带来显著冲击。

诊断建议

  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完善对金融机构杠杆率运用的审核和监管。

  加大精细化、补短板性质的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对冲明年房地产下行造成的经济下行压力。

  加大大城市住宅土地供应和相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改革试点,取消和简化审批程序,尽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私营企业投资创造更多机会。

 

 

报告全文: 2016年12月宏观经济运行检验报告单

 

  CF40宏观经济医生研究系列(China Macro Doctor, CMD)是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牵头开展的宏观经济研究项目。该项目主要是持续以完善的数据库和细致的数据处理为基础,形成简明扼要的宏观经济运行体检报告;结合宏观经济运行体检和恰当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发现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助恰当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和量化研究,提出解决当期宏观经济运行主要问题的对策建议;并针对某些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展开专题分析。

版权所有:北京四十人论坛顾问有限公司 秘书处电话(010-58297189)

联系我们: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12号阳光大厦208室 010-58297189   邮箱:cf40@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