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总的形势是世界经济好转迹象明显,中国经济面临更多困难。1992-1996年,中国GDP年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随后经历了六年的调整,GDP增长率徘徊在8%-9%左右。2003-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再次连续五年超过10%,接下来在8%-9%左右的调整不会少于三年,当前“保增长”的压力依然巨大。银行业的做大做强,不仅能为“保增长”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本身也是“保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一季度金融服务业产值达到4797亿元,占GDP比例为7.3%,同比增长18.9%,大大快于GDP增长率6.1%。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银行业贷款的快速增长,是由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的,需要规范,但不要惊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决定了银行融资的主导地位。城镇化、重化工业化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设备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庞大,带来了强劲的银行融资需求。日本、德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在重化工业化阶段,都造就了世界级的大银行。目前,企业资产负债率太高,财务负担沉重,必须要寻求增资途径。在一个银行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的国家,不管主观上接受不接受,银行都不得不以某种形式向企业提供资本金。为了解决企业资本金不足的困难,国家最近下调了房地产、钢铁等部分行业的资本金比例。要中长期地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在法律上允许银行间接持有企业的股权。由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慢于银行资产的扩张速度这一客观存在,尽管“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独资”写入了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并在1995年《商业银行法》得到法律确认,但国有银行最终都股份化了。中国银行业能否持有企业股权也会经历类似过程。
——双周圆桌“全球经济衰退与风险展望”